曾經在電視的弘法頻道
看到寬謙法師在講經弘法
被她的法理與口才所吸引
請了幾套她講經的DVD
知道她的寺院有1:1的敦煌石窟畫作
超好奇的很想一睹畫作
http://www.chuefeng.org.tw/master_arts.aspx
寬謙法師略傳
新竹永修精舍
是座古色古香的寺院
http://www.chuefeng.org.tw/hall_origin.aspx
永修精舍介紹
http://www.chuefeng.org.tw/hall_temple.aspx
淨業寺介紹
寺院中的淨業寺是百年古蹟
寬謙法師是知名雕塑家楊英風的女兒
寺院中有一些楊英風的佛像作品
這些都是以前拍的照片
寺院外牆
新竹永修精舍地址:新竹市境福街141巷10號
http://www.chuefeng.org.tw/
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官網
覺風基金會在台北北投有覺風學院
新竹和台北都有開設一些
書法繪畫音樂等藝術美學課程
我曾在那裡學習過書法
http://www.chuefeng.org.tw/school_recruit.aspx
覺風學院宗旨、師資、學制...
寬謙法師在提升居士的內涵與深度上
不餘遺力啊 感恩
因為我們已經習慣在這樣的生活〝現象〞裡頭〝忙碌〞跟打轉,所以可以說我們幾乎就忙在生活的現象當中。雖然我們個人還未面臨死亡的問題,但是當我們的至親好友碰上臨終的問題時,這在我們生活上會是一種震撼、一個警示。我們也會去想,我們忙了半天到底為了什麼,於是生死(生命)的問題會出現。如果我們的覺性比較高的話。所以我們說一念的覺,才有機會跳出六道的束縛。但是沒學佛的人,還是照樣在生活,這樣糊塗的輪迴生死。
--節錄於寬謙法師講解《唯識三十頌暨八識規矩頌》
佛陀開示我們:「菩薩有四法,退失智慧。何謂為四?」
為什麼會退失智慧呢?
1)不尊重法,不敬法師 --
前面說「菩薩有四法,得大智慧,何謂為四」?第一就是「尊重法、恭敬法師」,相對的就是「不尊重法,不敬法師」。
2)所受深法,秘不說盡 --
聽聞到深法的那份喜悅感,不把深法傳述出去,把深法隱藏起來,自己留一手,其實多留一手都流失掉了,我們以為把它保藏起來,其實反而失去了。因為我們對佛法的體會,有時那種體會並不是那麼具體,但是透過我們的言說,做了一些整理,把那份法喜傳達給別人,當別人也感受到,我們自己也會有更深的感受。所以如果感受到深法,要能廣為人說,不為名聞利養,不是為名聞利養的。
3)有樂法者,為作留難,說諸因緣沮壞其心」--
一看到有人很法喜,卻故意去為難他、譏笑他,或是考他「你雖然懂這些,但是你懂不懂其他的」,又考他其他的。恰好他信心又不足,好不容易有一點點法喜,被你這麼一攪亂了,前面的法喜都消失掉了,那就變成了沮壞他的法喜心。我們要長養、維護法喜都來不及,千萬不要去破壞別人的法喜心。壞了別人的法喜心,其實同樣也壞了我們自己的功德。
4)憍慢自高,卑下他人 --
這也是我們非常容易犯的,如果透過唯識,我們知道第七意識裡面的四根本煩惱當中,有一個很嚴重的就是慢心。所以我們的慢心是隨時隨地起來的,是我們宿世的習氣,自己懂一點就覺得很不得了。其實當我們愈深入佛法大海,愈會覺得自己渺小。與人比較、比來比去,其實都只是知識的成份而已,談不上智慧,真是智慧的話就不會拿來比,拿來比的就不是智慧了。
當卑下他人的時候,我們很容易就會傷了別人的心而不自知。所以很多人當他得了重病、或是碰到困境,常常就會來問師父:「奇怪!我一輩子也沒做錯什麼事情,為什麼都讓我碰到這些不幸的事?」因為我們常常傷了別人的心,自己不知道。就好像別人傷了我們的心,對方也不見得知道。所以想清楚後,我們也就比較能淡然,不會那麼傷心了。
--寬謙法師開示
我的愛駒載我到處去朝聖